山东医药

 


论著

  • 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调节因子Lpar1 mRNA和miR-200b的筛选、靶向关系预测验证

    侯小红;周桂银;向成明;樊银春;姚声涛;

    目的筛选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调节因子溶血磷脂酸受体1(Lpar1)、miR-200b,观察Lpar1、miR-200b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组织和LPS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并探讨miR-200b、Lpar1之间,及与促炎因子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8只C57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ICH组建立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模型,取3只ICH组小鼠和3只Sham组小鼠处理侧基底节区脑组织,通过二代测序方法进行全转录组测序,利用R软件找出两组差异表达的mRNA、miRNA。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两组差异表达基因中的上调差异基因(mRNA)编码蛋白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分析PPI中蛋白相互作用关系,并采用Cytoscape软件筛选PPI中的关键mRNA(Lpar1)。采用miRDB和Target Scan数据库对关键mRNA的上游miRNA进行预测,最后与关键mRNA呈负相关的miRNA取交集,得到靶向miRNA(miR-200b)。分别于建模后第1、3、7天,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ICH组、Sham组Lpar1 mRNA和miR-200b。用LPS(100μg/m L)刺激BV-2细胞48 h后采用q PCR检测Lpar1 mRNA和miR-200b。采用miR-200b模拟物干预LPS处理的小胶质细胞,采用q PCR检测Lpar1 mRNA和促炎因子IL-6 mRNA、IL-1βmRNA、TNF-αmRNA。结果共得到ICH组小鼠及Sham组小鼠869个差异表达mRNA和106个差异表达的miRNA,与Sham组小鼠相比,ICH组小鼠中mRNA有545个下调和424个上调,miRNA有55个下调和51个上调。上调表达的Lpar1为感兴趣的关键基因,下调表达的miR-200b可能是Lpar1靶向结合的miRNA。与Sham组相比,ICH组小鼠基底节区脑组织和LPS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中Lpar1 mRNA升高、miR-200b降低(P均<0.05),miR-200b模拟物干预的小胶质细胞中Lpar1 mRNA、IL-6 mRNA、IL-1βmRNA、TNF-αmRNA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相比Sham组小鼠,ICH组小鼠基底节区脑组织中mRNA有545个下调和424个上调,miRNA有55个下调和51个上调。在ICH小鼠及LPS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中,关键基因Lpar1高表达、miR-200b低表达,二者呈靶向关系。miR-200b可抑制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3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7 ]
  • 天麻醇提取物灌胃对帕金森病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郭沛鑫;雷娜;吴海妹;李江蕊;苟向薇;解宇环;

    目的探讨天麻醇提取物对帕金森病(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两点法分别于中脑腹侧被盖部和黑质致密部注射6-羟基多巴胺(6-OHDA)复制大鼠PD模型。取PD模型复制成功大鼠随机分为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天麻醇提取物中剂量组、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美多巴组、模型对照组,另取正常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天麻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5 g生药/kg、10 g生药/kg、20 g生药/kg的天麻醇提取物,美多巴组灌胃给予7.8 mg/kg的美多巴,空白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灌胃相同体积的蒸馏水,1次/d,连续21 d。以盐酸去水吗啡0.5 mg/kg腹腔注射诱导大鼠旋转,观察注射5 min后30 min内大鼠恒定向健侧旋转的转圈数;以Morris水迷宫实验[大鼠在平台所在象限的距离百分比(PT%)和停留时间百分比(T%)]评价天麻醇提取物对P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以光学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评价天麻醇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D大鼠转圈数均有降低趋势,但P均> 0.05;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在水迷宫的PT%和T%增加(P均<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LPO、MDA含量升高,血清GSH-Px、SOD含量降低(P均<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天麻醇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血清中LPO含量降低(P <0.05),天麻醇提取物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血清中GSH-Px、SOD含量升高、MDA含量降低(P <0.05或<0.01)。结论天麻醇提取物能明显改善PD大鼠的认知功能障碍,其机制可能是增强了机体抗氧化能力。

    2020年27期 v.60;No.118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3K]
    [下载次数:3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227 ]
  • 3D-ASL与DWI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病理分级评估及术后复发预测中的联合应用

    张志敏;赵御森;朱月香;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与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脑胶质瘤术前临床病理分级评估及术后复发预测中的联合应用效能。方法 34例脑胶质瘤患者,其中低级别脑胶质瘤13例,高级别脑胶质瘤21例。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平扫增强、3D-ASL及DWI检查,测量3D-ASL血流灌注图像中的肿瘤实质部分最大肿瘤血流量(TBFmax)和对侧镜像区域的血流量,计算相对血流量(r CBF);同时测量肿瘤实质强化边缘外1 cm内水肿区域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随访患者术后6个月的复发情况。比较术前不同病理级别、复发(术后3个月)与未复发脑胶质瘤患者r CBF及ADC值。采用ROC曲线评估ADC、r CBF及两者联合对脑胶质瘤复发的预测效能。结果 3D-ASL CBF灌注图显示,高级别脑胶质瘤呈高血流灌注,低级别脑胶质瘤呈低灌注,r CBF值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66,P <0.05);高、低级别脑胶质瘤近瘤周1 cm内水肿区的ADC值分别为(1.41±0.13)×10-3、(1.44±0.16)×10-3mm2/s,两组比较,t=0.51,P> 0.05。与未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比较,复发脑胶质瘤患者术前r CBF值高、ADC值低(t=-2.03,P <0.05; t=5.76,P <0.05)。3D-ASL联合DWI预测脑胶质瘤复发的AUC值最大,诊断界值分别为3.45、1.43,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2.90%、85.00%。结论 3DASL联合DWI可评估脑胶质瘤术前临床病理分级,并对肿瘤的复发有预测价值。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46 ]
  • 脑白质疏松症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变化及其意义

    王蕾;朱岩岩;赵帅;陈倩倩;李合华;

    目的观察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脑白质疏松症(LA)病情的关系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LA患者78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比较两组血清SOD、MMP-9水平。根据Fazekas量表,将LA患者分为轻、中、重三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清SOD、MMP-9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SOD、MMP-9水平与LA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清SOD、MMP-9对LA的诊断效能。结果 LA组血清SOD水平低于对照组,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轻、中、重三组间血清SOD、MMP-9水平比较,P均<0.05。血清SOD水平与Fazekas评分呈负相关(r=-0.753,P <0.05),血清MMP-9水平与Fazekas评分呈正相关(r=0.787,P <0.05)。血清SOD水平诊断LA的AUC为0.829,最佳诊断界值为153.5 U/m L,敏感度为70.5%,特异度为93.3%;血清MMP-9水平诊断LA的AUC为0.828,最佳诊断界值为167.5μg/L,敏感度为69.2%,特异度为86.7%。结论 LA患者血清SOD水平降低、MMP-9水平升高。血清SOD、MMP-9水平与LA病情有关,且有助于LA的诊断。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5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90 ]
  • 基于TCGA数据库的肺腺癌组织中CDT1表达及相关信号通路分析

    柳家翠;黄奔;许培培;

    目的基于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观察染色质许可和DNA复制因子1(CDT1)在肺腺癌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分析癌组织中CDT1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预后的相关性,并预测CDT1在肺腺癌中参与调节的信号通路。方法从TCGA数据库中下载肺腺癌组织中CDT1基因表达谱及肺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信息,使用R3.6.1软件提取肺腺癌组织(肺腺癌组)及正常肺组织(正常对照组) CDT1的表达量数据,利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间的表达差异。以CDT1表达水平的中位值(4.409)为界限将肺腺癌患者分为CDT1高表达组和CDT1低表达组,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癌组织中CDT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R3.6.1软件"survival"包分析CDT1高、低表达组总体生存率(OS)的差异,并通过GEPIA、Kaplan Meier-plotter、UALCAN等在线工具对结果进行验证。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CDT1在肺腺癌中参与的分子通路。结果肺腺癌组CDT1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01)。肺腺癌组织中CDT1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P=0.019)、Stage分期(P=0.007)及远处转移(P=0.042)等相关。Stage分期(HR=1.97,95%CI:1.22~3.17,P=0.005)和CDT1表达(HR=1.43,95%CI:1.14~1.79,P=0.002)可以作为肺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CDT1高表达组生存率低于CDT1低表达组(P=0.029)。CDT1主要参与细胞周期、嘌呤与嘧啶代谢、核苷酸切除修复以及p53信号通路等。结论 CDT1在肺腺癌患者中高表达,与肺腺癌患者的Stage分期及远处转移等相关,可作为导致肺腺癌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子,并通过参与多种信号通路促进肺腺癌的发生发展。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6K]
    [下载次数:2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81 ]
  • 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NME基因家族生物学功能、在肝癌诊断和预后预测中的应用分析

    姚清媚;宋伟;王鹏飞;刘玲珑;周素芳;

    目的基于TCGA数据库数据分析肿瘤转移相关(NME)基因家族(NME 1、2、3、4、5、6、7)生物学功能、相关信号通路,并探讨NME基因家族成员对肝癌的诊断、预测预后效能及其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从TCGA数据库获取NME基因家族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和肝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对NME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比较肝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NME基因的表达。应用ROC评价NME基因对肝癌的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法分析NME基因家族与肝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NME基因主要参与调节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细胞凋亡、发育等生物学过程,主要涉及新陈代谢、抗生素合成、嘌呤和嘧啶代谢途径等相关通路。肝癌组织中NME1、NME2、NME3、NME6、NME7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分别为8.927、7.044、5.267、8.370、4.349,P均<0.000 1),肝癌组织中NME5水平低于癌旁组织(t=4.306,P <0.000 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NME4水平比较,t=1.403,P=0.161 3。除NME4外,其他NME基因家族对肝癌的诊断效能良好,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7 2、0.826 2、0.745 9、0.745 7、0.871 5、0.725 5。吸烟等危险因素、TMN分期、肿瘤浸润情况和是否治疗新发肿瘤影响肝癌患者的生存时间,P均<0.01; NME6和NME7与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P均<0.05; NME5、NME6、NME7低表达组肝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高于高表达组(P均<0.05)。结论 NME基因家族主要参与调节核苷二磷酸激酶活性、细胞凋亡和细胞发育等生物过程,影响细胞新陈代谢和嘌呤、嘧啶代谢等相关通路。除NME4外,其他NME基因家族对肝癌的诊断效能良好。NME5、NME6、NME7基因水平与肝癌患者的预后相关,可预测预后。

    2020年27期 v.60;No.1185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7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7 ]
  • 基于数据库的胃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张越时;郭隽馥;

    目的基于数据库筛选胃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分析胃癌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探索胃癌相关核心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选取胃癌相关基因芯片GSE79973、GSE54129,应用GEO2R分别筛选出两组芯片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取交集后得到共有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学功能及信号通路分析。采用STRING构建差异表达基因蛋白互作网络,应用Cytoscape软件的MCODE插件筛选胃癌相关核心差异表达基因。对核心差异表达基因与胃癌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相对于正常胃黏膜组织,胃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共164个,其中42个上调、122个下调,主要存在于胞外区、蛋白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外泌体等部位,主要涉及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局部黏附、蛋白质消化和吸收、细胞色素P450代谢等相关通路。初步筛选出13个胃癌相关核心基因(COL1A2、BGN、THBS2、FN1、THBS1、COL1A1、COL4A1、SPARC、COL11A1、COL6A3、COL12A1、TIMP1、SPP1),除THBS1外,其余12个与胃癌不良预后明显相关(P均<0.05)。结论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相比,胃癌组织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共164个,其中42个上调、122个下调,主要在胞外区、蛋白细胞外基质等部位,主要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局部黏附等相关通路有关; 13个胃癌相关核心基因COL1A2、BGN、THBS2等中有12个与胃癌不良预后相关。

    2020年27期 v.60;No.1185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0K]
    [下载次数:2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9 ]
  • 大黄素鼻饲对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

    龙玲;赵浩天;任珊;何聪;赵鹤龄;

    目的探讨鼻饲大黄素对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胃肠动力的改善作用。方法 60例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大黄素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均给予病因治疗、抗生素、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大黄素治疗组鼻饲大黄素(大黄制剂,溶于温开水50 m L中,浸泡至深褐色过滤取滤液,约38~40℃缓慢泵入胃管中,50 m L/h),10 g/次,3次/d,连续3 d;常规治疗组给予等量温开水。比较两组超声监测指标(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速率、胃窦收缩幅度、动力指数)及临床观察指标(胃潴留量、反流/误吸、腹胀、腹泻、喂养中断)。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大黄素治疗组胃窦收缩频率、胃排空速率、胃窦收缩幅度、动力指数增加(P均<0.001);胃潴留量、反流/误吸、腹胀、喂养中断的发生率降低(P均<0.05),但腹泻的发生未增加(P=0.389)。结论大黄素可促进脓毒症胃肠功能损伤患者胃肠动力的恢复,减少肠内营养喂养中断的发生且无明显胃肠不耐受表现。

    2020年27期 v.60;No.1185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9K]
    [下载次数:1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6 ]

基础研究

  • 纳洛酮腹腔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的改善作用

    李小亮;李林;孙林林;李君;陈扬;付爱军;

    目的探讨纳洛酮腹腔注射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CA1区神经细胞自噬的改善作用。方法 36只清洁级SD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纳洛酮组、SAH组、假手术组。纳洛酮组、SAH组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建立SAH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将纤芯沿血管穿入颅内,但不刺破血管。造模成功后,纳洛酮组给予纳洛酮注射液(1 mg/kg体质量)腹腔注射,1次/12 h; SAH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三组大鼠于手术前3 d进行穿梭箱训练,3次/d,培养实验大鼠的条件反射,术后24 h进行穿梭箱实验,比较三组大鼠逃到安全区时间和逃到安全区次数;随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HE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免疫组化法检测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自噬特异性标志物Beclin-1和LC3-Ⅱ蛋白。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逃到安全区时间延长(P <0.05)、逃到安全区次数减少(P <0.05);与SAH组比较,纳洛酮组逃到安全区时间缩短(P <0.05)、逃到安全区次数增加(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的个数减少(P <0.05);与SAH组比较,纳洛酮组海马神经细胞形态结构正常的个数增多(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增多(P <0.05);与SAH组比较,纳洛酮组Beclin-1、LC3-Ⅱ阳性细胞增多(P <0.05)。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与SAH组比较,纳洛酮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纳洛酮能够改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增强SAH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自噬,减少神经细胞损伤。

    2020年27期 v.60;No.118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6 ]
  • 基于数据库动物实验数据评价S-亚硝基谷胱甘肽治疗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效果

    彭一帆;山院飞;芦文丽;

    目的基于数据库的动物实验数据系统评价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治疗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效果。方法以S-Nitrosoglutathione、GSNO、stroke、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animal disease models,以及S-亚硝基谷胱甘肽、GSNO、脑卒中、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动物疾病模型等中、英文检索词,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生物医学信息检索系统(Pub Med)、荷兰医学文摘(EMBASE/SCOPUS)、Cochrane图书馆,以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发表的关于GSNO治疗MCAO模型的随机对照动物实验,检索时间为1990年1月1日至2020年3月1日。采用脑卒中治疗专业学术圆桌会议(STAIR)和Stata 16.0统计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采用Meta分析GSNO治疗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效果。结果共获得1 875篇中英文文献,经剔除重复和不符合纳入标准者,最终纳入7项动物实验共计113只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鼠[实验组63只(给予GSNO)、对照组(常规饮食) 50只]。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模型鼠神经功能(Bederson评分)改善(SMD=-1.58; 95%CI:-2.23~-0.93; P=0.00),而脑梗死率、脑梗死灶体积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SNO可有效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鼠的神经功能。

    2020年27期 v.60;No.118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7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1 ]
  • 卵蛋白诱导哮喘过程中尾静脉注射hucMSC来源外泌体的小鼠肺部及全身炎症反应观察

    王璐;邹应芬;贾浩源;

    目的观察卵蛋白诱导哮喘过程中尾静脉注射人脐带间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huc MSC-ex)的小鼠肺部及全身炎症反应。方法在第0、7天腹腔注射10%卵蛋白和氢氧化铝混合液1 m L致敏小鼠。1周后将小鼠随机分为huc MSC-ex组、哮喘组、对照组。huc MSC-ex组雾化吸入1%卵蛋白10 m L,每天1次,每次30 min,持续2周,并于每次雾化前尾静脉注射200μg/m L的huc MSC-ex。哮喘组尾静脉注射同体积的PBS后,雾化吸入1%卵蛋白10 m L,每天1次,每次30 min,持续2周。对照组雾化吸入10 m L PBS,持续2周。末次激发48 h后,分别取肺组织、肺泡灌洗液(BALF)及血清。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瑞氏染色观测BALF中炎症细胞的数量及比例。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Th2细胞样炎症因子IL-4、IL-5、IL-13。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肺组织气道壁增厚,管腔不规则,气道周围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加; huc MSC-ex组气道壁无明显增厚,管腔相对规则,气道周围水肿及炎症细胞浸润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P均<0.05);与哮喘组比较,huc MSC-ex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以及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血清炎症因子IL-4、IL-5、IL-13水平升高(P均<0.05);与哮喘组比较,huc MSC-ex组血清炎症因子IL-4、IL-5、IL-13水平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卵蛋白诱导哮喘过程中尾静脉注射huc MSC-ex的小鼠肺部及全身炎症反应减轻。

    2020年27期 v.60;No.1185 47-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1K]
    [下载次数:3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2 ]

临床研究

  • 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测量在多系统萎缩症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叶锦龙;张伟劲;王展航;王玉周;匡祖颖;刘宝珠;周丽华;潘梦秋;陈伯勇;李波;解龙昌;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对多系统萎缩(MSA)症的诊断及与帕金森病(PD)鉴别诊断中的效能。方法采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测量132例MSA患者(包括MSA-C型及MSA-P型)和54例PD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的小脑中脚宽度,并采用ROC评估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对MSA的诊断及与PD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 MSA患者双侧小脑中脚宽度[(6.73±1.80) mm]小于正常对照者[(10.37±1.17) mm)及PD患者[(9.95±1.88) mm](P均<0.05)。MSA-P型患者小脑中脚宽度[(7.85±1.86) mm]大于MSA-C型[(6.20±1.52) mm](P <0.05)。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诊断MSA的ROC下AUC为0.945 (P <0.05),最佳诊断界值为8.325 mm,敏感度94.4%,特异度84.8%。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诊断MSA-C型的ROC下AUC为0.784,最佳诊断界值7.325 mm,敏感度69.0%,特异度80.0%。结论磁共振成像小脑中脚宽度对MSA有较好的诊断效能,且有助于MSA的分型及与PD的鉴别诊断。

    2020年27期 v.60;No.118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49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41 ]
  • 精神分裂症、慢性乙型肝炎、吉兰-巴雷综合征共病的诊断及治疗(附1例报告)

    魏佳军;喻梅;段申汉;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慢性乙型肝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共病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精神分裂症、慢性乙型肝炎、GBS共病患者的临床诊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四肢无力伴麻木2周"入院。既往患有精神分裂症及慢性乙型肝炎,均未治愈。住院期间渐进性出现四肢远端为主的无力伴麻木、肌肉萎缩、呼吸麻痹及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加重。生化检查示肝功能异常,腹部B超示肝脾肿大,肝炎标志物定性及定量显示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肌电图报告四肢周围神经(感觉、运动纤维及神经根)髓鞘及轴索损害,脑脊液呈蛋白-细胞分离现象及寡克隆Ig G区带阳性。联合精神科、感染科、神经内科会诊及结合病史和检查结果,患者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慢性乙型肝炎伴发GBS。给予抗精神药物、抗乙肝病毒复制、护肝、丙种球蛋白、呼吸机支持及针灸康复等多学科综合性治疗后,患者精神状态、肝功能及四肢无力麻木等明显好转。结论精神分裂症、慢性乙型肝炎、GBS共病的诊断要点为有精神分裂症及慢性乙型肝炎病史,期间出现四肢远端为主的软瘫伴麻木、肌肉萎缩等临床表现,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及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特征。在控制精神症状同时,抗乙肝病毒联合免疫球蛋白、针灸康复等综合性治疗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

    2020年27期 v.60;No.1185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70 ]
  • 29例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分析

    陈小玲;李育英;张岐平;梁炳松;李健;陈英道;

    目的分析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患者临床资料,总结NMOSD的临床特点,为NMOSD的诊断提供帮助。方法 NMOSD患者211例,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29例。回顾性分析29例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及其他NMOSD患者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及5年内的疾病复发率。结果29例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中女性28例,男性1例,发病年龄(33.43±7.32)岁。其中22例患者以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5例患者以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为主要症状,还有2例以头晕、复视及共济失调为主要症状。MRI检查发现NMOSD病灶通常位于延髓及桥脑背侧、最后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的EDSS评分及复发率明显高于其他NMOSD患者(P均<0.05)。结论以急性脑干症状起病的NMOSD患者常见的症状是顽固性呃逆、恶心、呕吐,病灶通常位于延髓背侧、最后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脑脊液检查寡克隆带阴性、血清AQP4抗体阳性,头颅MRI检查发现病灶通常位于延髓及桥脑背侧、最后区和中脑导水管周围,预后不佳,且易复发。

    2020年27期 v.60;No.1185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5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7 ]
  • 36例新生儿脑梗死的临床资料分析

    宁伟伟;江倩男;仇丽华;

    目的总结新生儿脑梗死临床资料,以探讨其常见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新生儿脑梗死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脑梗死患儿中21例(58.3%)为剖宫产出生; 15例(41.7%)顺产患儿中4例产钳助产; 5例孕母合并妊娠期糖尿病; 6例妊娠期高血压; 6例有围生期缺氧病史。患儿的首发症状为抽搐21例(58.3%),阵发性青紫6例(16.7%),反应差、易激惹或呼吸暂停8例(22.2%),口角歪斜1例(2.8%)。患儿均进行了头颅MRI+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左侧脑梗死26例(72.2%),右侧脑梗死9例(25%),双侧脑梗死1例(2.8%),其中大脑中动脉分支或主干梗死29例(80.6%)。26例随访病例中单侧肢体肌张力偏高6例,单侧肌力低3例; 2例脑性瘫痪,智力及运动发育落后; 2例语言发育落后。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常见危险因素为异常分娩、围产期缺氧及妊娠期糖尿病或高血压。临床上多以抽搐发作为首要症状,以左侧脑梗死多见,累及的血管为大脑中动脉分支或主干。头颅磁共振是最可靠的检查手段。

    2020年27期 v.60;No.118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2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8 ]
  • 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程燕;赵向琴;王丽娜;

    目的观察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患者11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治疗,对照组行间断眶上神经阻滞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7、14、30天的VA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与间断神经阻滞治疗比较,短时程眶上神经电刺激治疗老年带状疱疹性神经痛疗效更优,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高。

    2020年27期 v.60;No.1185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20 ]
  • 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祁羽鹏;马文静;杨光;张慧娟;曹迎亚;鲁卫华;

    目的观察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252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统计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例数,并计算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不同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采用二元Logstic回归分析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因素。结果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4.44%。年龄≥50岁者相较年龄<50岁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P <0.05); BMI在18.5~23.9之间相较于其他体质指数区间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P <0.05)。性别(P=0.028)、年龄(P <0.001)、身高(P=0.002)、体质量(P <0.001)、体质量指数(P=0.031)、ASA分级(P <0.001)、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P <0.001)、手术时间(P=0.006)、麻醉时间(P=0.013)、住院时间(P=0.006)与术后恶心呕吐相关; ASA分级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是患者发生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多种因素影响术后恶心呕吐发生,ASA分级和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是腹部非胃肠道手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独立影响因素。

    2020年27期 v.60;No.1185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82 ]
  • 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李天梁;徐亮;韩华;罗波;李蜀华;冷尉;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经肛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Ta-TME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腹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术)治疗。术后6个月采用肛门失禁Wexner评分系统评估两组术后肛门功能,采用Kirwan分级[7]评估两组术后肛门控便情况,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疼痛、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随访患者3个月~2年,了解患者生存率情况。结果观察组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Kirwan分级StageⅠ阶段患者多于对照组(P <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疼痛发生率低、肛门排气时间短、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P均<0.05)。两组生存率比较,P> 0.05。结论与腹腔镜辅助ISR术比较,腹腔镜辅助Ta-TME术治疗低位直肠癌可改善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2020年27期 v.60;No.1185 69-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8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99 ]
  • 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观察

    徐新江;韩靓;汤明明;蒋斌;

    目的观察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甲状腺癌患者110例,其中55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行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实验组),另55例颈淋巴结清扫术中行传统L形切口(对照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转移淋巴结检出数、手术并发症。术后4~6个月,复查颈部超声,评估颈部淋巴结是否有残留;通过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法评估患者颈部麻木不适感、牵拉感伴活动受限程度和外观满意度。术后患者均长期随访(术后6~71个月)颈部彩超监测颈部淋巴结复发情况。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手术时间长[(110.6±7.6) min vs (84.4±5.2) min,t=33.067],但颈部切口短[(12.6±1.4) cm vs(22.1±1.6) cm,t=21.218];两组转移淋巴结数[(3.5±1.6)个vs (3.9±1.8)个]、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颈部不适及活动受限程度轻、外观满意高(Z分别为-2.984、-3.488、-5.55,P均<0.05)。术后随访颈部超声两组均无颈侧区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结论经下颈部扩大领式切口行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安全可靠,并可降低患者颈部不适感及活动受限程度,美容效果佳。

    2020年27期 v.60;No.1185 72-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9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02 ]
  • Fabry病的诊断(附1例报告)

    石国英;徐红;李娟;

    目的探讨Fabry病的有效诊断方法。方法对1例Fabry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光镜、电镜、骨髓穿刺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Fabry病患者母亲有Fabry病史,临床早期表现为弥漫性躯体血管角质瘤、皮肤无汗或少汗、发热、间歇性肢端疼痛等症状,后期累及肾脏,出现肾功能异常。肾组织光镜表现:13个肾小球,4个缺血性球性硬化,8个节段性硬化伴球囊粘连,1个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轻度增生;肾组织免疫荧光结果:阴性;肾组织电镜表现:肾小球细胞质可见髓样小体;骨髓穿刺结果:骨髓涂片中见贮脂细胞。结论 Fabry病临床上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多器官受累,肾脏是最常受累器官,肾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肾穿刺组织电镜检查见髓样小体是该疾病的确诊依据。

    2020年27期 v.60;No.1185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4K]
    [下载次数:1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4 ]
  • 分泌性中耳炎中耳含气腔容积、乳突气化类型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张新海;闫智强;李可亮;

    目的探讨中耳含气腔容积、乳突气化类型与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126例(153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均行中耳HRCT扫描,判定乳突气化类型,测量乳突气房系统无病变填充的含气腔容积。根据治疗3个月后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根据患者恢复所需时间长短分为短期组(≤1个月)61耳、中期组(> 1~2个月) 30耳、长期组(> 2~3个月) 21耳,比较各组及不同乳突气化类型患者中耳含气腔容积,分析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含气腔容积与乳突气化类型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预后良好组112耳,其中气化型乳突97耳、板障或硬化型乳突15耳;预后不良组41耳,其中气化型乳突12耳、板障或硬化型乳突29耳。预后良好组中耳含气腔容积大于预后不良组[(7.28±1.71) vs (2.77±1.58) m L,P <0.05)],短期组、中期组、长期组患者中耳含气腔容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24±1.16) vs(6.91±1.25) vs (5.00±1.19) m L,P均<0.05]。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中气化型中耳含气腔容积均大于板障型或硬化型(7.731.33) vs (4.35±0.65) m L,(4.37±0.24) vs (2.10±1.40) m L](P均<0.05)。气化型乳突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预后明显好于板障或硬化型(χ2=48.16,P <0.05)。Spearman及Logistic分析证实中耳含气腔容积与乳突气化类型及两者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P均<0.05)。结论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含气腔容积与气化类型及预后有关,中耳含气腔容积大的患者乳突类型多为气化型,预后相对较好。

    2020年27期 v.60;No.1185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2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38 ]
  • 血清IL-18水平与慢性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

    石金铮;耿鹤群;李月琴;魏娟;李方江;李会贤;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与慢性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 100例PH-LHD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积极干预治疗,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随访1.5年,根据随访结果将PH-LHD患者分为死亡或心脏移植组、无移植存活组,比较两组血清IL-18水平。根据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确定血清IL-18最佳诊断界值,并根据血清IL-18最佳诊断界值分为高IL-18(> 45 ng/L)、低IL-18≤45 g/L)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血清IL-18与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关系。结果100例PH-LHD患者经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低于治疗前(P <0.01),死亡或心脏移植组治疗前后血清IL-18水平均高于无移植存活组(P均<0.01)。高IL-18组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右心室射血分数≥35%、无移植存活率分别为41.51%、49.06%、62.26%,低IL-18组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右心室射血分数≥35%、无移植存活率分别为68.09%、74.47%、82.98%,两组比较,P均<0.05。血清IL-18水平、心功能分级、右心室射血分数是影响PH-LHD患者近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 PH-LHD患者血清高IL-18水平与近期预后差有关。

    2020年27期 v.60;No.118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4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02 ]
  • 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心静脉导管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精密调节负压引流调节器的应用观察

    叶俊;李小林;罗正武;

    目的观察精密调节负压引流调节器在自发性气胸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闭式引流术中应用精密调节负压引流调节器,对照组予单纯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闭式引流术,比较两组术后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70%,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P <0.05。观察组中,当负压值在1~3、4~7、8~10k Pa时,有效分别为18(90%)、20(100%)、16例(80%),各负压值之间比较,P=0.01。观察组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6%、30%,两组比较,P=0.01。结论精密调节负压引流调节器的应用可提高自发性气胸中心静脉导管常规闭式引流术的临床疗效,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2020年27期 v.60;No.1185 83-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5K]
    [下载次数:2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7 ]

综述

  •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张梦瑶;任建发;陈亚南;邸卫英;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是一种从脑脊液样品中提取DNA或RNA片段,并在数千至百万条片段中进行高通量随机测序,从而分析出病原体的一种技术。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和隐球菌性脑炎等的诊断,在检测新病原体、提高检测阳性率、降低漏诊率和诊断难确诊性感染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27期 v.60;No.1185 86-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8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299 ]
  •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进展

    贾鹏飞;赵辉;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在放疗过程中,靶区勾画至关重要。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技术能更好地区分肿瘤组织与非肿瘤组织,从而使NSCLC放疗靶区勾画更为精确。基于PET/CT行NSCLC放疗靶区勾画的方法主要有视觉评估法、"光晕"法、将SUV2.5作为阈值进行自动勾画、将SUVmax的一定百分比作为阈值进行自动勾画、源—背景比率法。将SUVmax的一定百分比或SUV2.5作为阈值进行自动勾画的方法是较为常规和简单的勾画方法,但对于体积较小的病变、大型非均质肿瘤及氟代脱氧葡萄糖摄取不均一的肿瘤,更适合运用源—背景比率法。自动勾画很难区别肿瘤附近也有高摄取值的正常组织,在自动勾画后,应在PET/CT图像上运用"光晕"法和视觉评估法对靶区进行核查及手动修改,以免出现多画及漏画的现象。4D-CT、4D-PET/CT及呼吸门控PET/CT技术能减小呼吸运动对靶区勾画的影响,从而使靶区勾画更为精确。

    2020年27期 v.60;No.118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5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65 ]
  •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中采用的消融器械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余江;张润峰;

    肾交感神经消融术为降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有效方法。消融器械系统主要有射频消融器械、超声消融器械、冷冻消融器械、化学消融器械。射频消融器械根据消融电极形状分为射频导管消融器械和射频球囊消融器械。常见射频导管消融器械主要有SymplicityTM系统、Symplicity Spyral系统、Enlig HTN系统、Flash Piont Tm系统、Iberis系统,射频球囊消融器械主要有One Shot系统、Vessix V2系统。射频消融器械可直接接触肾动脉内膜施加射频能量逐点热消融外膜交感神经,实现有效的血压降低,但存在交感神经消融不彻底的可能。超声消融器械主要包括PARADISE系统、TIVUS系统、Kona系统,其通过发放高频率声波能量,在不接触肾动脉内膜情况下对外膜交感神经进行环状消融,具有血管内远距离传送能量、交感神经消融充分、保护肾动脉内膜等特点。常见冷冻消融器械为Cryofocus冷冻消融系统和Freezor Xtra 7Fr冷冻消融导管系统,其通过在消融靶点部位释放制冷剂,气化时带走大量热量使消融区域的温度快速降低、组织深度冷冻,最终使局部神经组织坏死,实现交感神经传导阻断作用,具有操作简单、消融更彻底、内皮损伤小等特点。化学消融系统主要有Peregrine无水酒精化学消融系统、Bullfrog系统神经毒素类消融系统、CT或MRI引导下的经皮穿刺肾血管外药物消融,其通过应用微导管向肾动脉外膜间隙交感神经分布部位注射神经毒素物质,如无水酒精、肉毒毒素、长春新碱,使神经坏死,起到阻断交感神经的作用。

    2020年27期 v.60;No.1185 95-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9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7 ]
  • 影像学技术引导导丝定位在乳腺肿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潘璇璇;刘丽东;康巍;苏丹柯;

    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临床不能触及的乳腺病灶,在影像学技术引导下进行导丝定位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针对乳腺癌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主要包括乳腺X线摄影(MG)、超声、磁共振成像(MRI)及锥光束乳腺CT(CBBCT)。MG引导下导丝定位对于超声显示不清、以微小钙化为主要表现的临床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可能更为合适,除此类病变外临床多采用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MRI引导下导丝定位适用于MG和超声均不能检出的乳腺病灶,是对MG及超声引导下导丝定位的重要补充,有效地提高了早期乳腺癌的诊断率。CBBCT作为一项新型的高分辨率三维成像乳腺检查技术,可全方位更直观地观察乳腺内部形态,清晰显示病灶,引导定位更为精确,然而CBBCT引导下导丝定位术目前临床应用较少,仍处于试验阶段。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4 ]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遗传易感性的评估内容与管理方法研究进展

    王文儒;唐玉凤;唐旭东;

    部分伴胚系突变的个体具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遗传易感性,这类人群转化为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的风险高,需通过系统评估及时确诊并定期监测。MDS遗传易感性的评估内容包括病史及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测、基因检测和未知突变分析结果。具有MDS遗传易感性的人群应在病情进展前及时予以治理,造血干细胞移植为惟一的治愈MDS的方法。对于家族中可能携带突变基因的家庭成员也应进行评估,防止不典型表型患者的漏诊,尤其是亲缘性移植供者。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04-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2 ]
  • 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舌体手术舌动脉定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邓利;余林;

    舌体是血管丰富的器官,主要由舌动脉供血。在对于舌体实施相关手术时,容易损伤舌脉管系统。舌动脉定位的影像学方法主要有彩色多普勒、多层螺旋CT(MSCT)、磁共振成像(MRI)、CT血管造影(CT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MR血管成像-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等。CTA是目前采用最多的检查方式,非常方便;需要实时监测舌动脉位置时选择彩色多普勒更为灵活;普通MRA及3DTricks在显示软组织与血管位置关系时更清楚,但价格贵、对患者要求高; DSA是有创操作,大多在舌肿瘤介入治疗时选用。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08-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2 ]
  • 我国现行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的实施现状及改进

    杨宝贵;王明;马炎;李晓娟;

    医院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主要包括应急预案、协调机制、信息预警机制、物资储备机制、技术支持、评价体系等。对于应急预案的研究多为原则性建议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性;对协调机制的研究缺少基于有效机制构建的建议;对预警信息的研究缺乏对医院有指导意义的方向借鉴;对物资储备的研究缺乏与制度相匹配的配套体系架构;在技术支持方面缺乏如何发挥好专家智力支持和技术支持作用的论述;对评价系统的研究缺乏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指标标准。本着进一步完善医院应急救援体系的目标,提出了基于8个维度的应急救援标准化架构、总体预案及现场处置预案单设的规范性预案、涵盖社区交通等多部门的圆形应急联动机制、现代信息技术高度参与的预警体系、基于行政区域与医院宏观微观相结合的物资管理机制、专家主导多方融合的常态化防控及后疫情时期策略等建议。

    2020年27期 v.60;No.1185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5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54 ]
  • 下载本期数据